雕塑藝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,大至巨型城市地標、百米高神像,小到指甲大小的精致工藝品等,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雕塑類型有哪些。
1、圓雕
圓雕又稱立體雕,是指非壓縮的,可以多方位、多角度欣賞的三維雕塑,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,這就要求雕刻者從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上、中、下全方位進行雕刻。通常圓雕可四周觀賞,但某些特殊原因如宗教的因素或環(huán)境的特別要求是的某些圓雕作品只允許有一個或幾個觀賞面,如某些石窟神龕中的雕像。
圓雕的手法與形式也多種多樣,有寫實性的與裝飾性的,也有具體的抽象的,戶內與戶外的,架上的與大型城雕,著色的與非著色的等;雕塑內容與題材也是豐富多彩,可以是人物,也可以是動物,甚至于靜物;材質上更是多彩多姿,有石質、木質、金屬、泥塑、紡織物、紙張、植物、橡膠等等,多用于噴泉或花園、廣場、街頭及室內。圓雕作品常見于街道、公園、旅游景區(qū)、校園、廣場等場合,我院設計制作的圓雕作品有《銀屏街雕塑》、安徽財貿學院《脈源》、安徽大學校園主題雕塑等。
2、
浮雕是雕刻的一種,雕刻者在一塊平板上將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來,使它脫離原來材料的平面。根據(jù)圖像造型脫石深淺程度的不同,可分為高浮雕和淺浮雕。高浮雕是多層次雕像,內容較為繁復,而淺浮雕是單層次雕像,內容比較單一。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(chǎn)物,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,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(xiàn)三維空間,并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。浮雕一般是附屬在另一平面上的,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,用具器物上也經(jīng)??梢钥吹?。由于其壓縮的特性,所占空間較小,所以適用于多種環(huán)境的裝飾。近年來,它在城市美化環(huán)境中占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。浮雕在內容、形式、和材質上與圓雕一樣豐富多彩,浮雕的材料有石頭、木材、象牙、金屬等。我院典型的浮雕代表作品有淮南大劇院浮雕、安徽檢察院浮雕項目等。
3、線雕
線雕是雕刻的一種表現(xiàn)形式,一般指以陰線或陽線作為造型手段的石、玉雕刻或青銅器紋樣雕刻。線刻石浮雕亦稱“石刻畫”,是介乎雕刻與繪畫之間的品種,即石板為雕刻,拓片為畫的造型藝術。線雕作品多見于宗教寺廟、紀念館、廣場等場合,一般雕刻在石碑、石柱或墻壁中。我院的線雕雕塑作品有銀屏街線雕《廬州八景》等。
4、磚雕
磚雕是在青磚上雕刻出人物、山水、花卉、典故等圖案,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。通常也指用青磚雕刻而形成的雕塑工藝品。主要用于裝飾寺塔、墓室、房屋等建筑物的構件和墻面。磚雕主要流派有:北京磚雕、天津磚雕、山西磚雕、徽州磚雕、蘇派磚雕(蘇州磚雕)、廣東磚雕、臨夏磚雕(河州磚雕)。比較知名的磚雕作品有銀屏街景墻《假路口》以及相關磚雕等。
5、石雕
指用各種可雕、可刻的石頭創(chuàng)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、可觸的藝術形象,借以反映社會生活、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、審美情感、審美理想的藝術。它在歷史上占重要地位,不論中國或外國很早就發(fā)展了石雕藝術。
石雕一般采用大理石、花岡石、惠安石、青田石、壽山石、貴翠石等作材料。花岡石、大理石適宜雕刻大型雕像;青田石、壽山石的顏色豐富,更適宜于小型石雕。石雕的制作方法多種多樣,根據(jù)石料性質和雕刻者的習慣各不相同,大致可分為二種:一是傳統(tǒng)的方法,構思、構圖、造型以及打石雕刻都是由個人獨自完成。而大型雕刻要在石料上畫好水平線和垂直線,打格子取料,用簡易測量定位的方法進行雕刻。二是采用新的工藝,即先做好泥塑,翻成石膏像,然后將石膏像(模特兒)作為依據(jù),依靠點形儀,再刻成石雕像。
石雕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,小到手工工藝品,大到神龕佛像,都有石雕的身影。
分享: